发信人: jcjae (诚明), 信区: Pictures
标 题: 关于韩方论战的一点看法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Jan 28 11:12:26 2012)
整个过程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下,觉得韩寒之所以被盯紧,主要在于影响力继续扩大,而且
是在他并不真正在行的领域,大家为他的勇气鼓掌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他应该更加谨慎
,政治领域也好,文化领域也好,都不是21世纪的新事物,如果不借鉴几千年的人类文明
的结晶,仅凭一些常识和聪明,就公然发表一些看法,勇气固然可嘉,但是,却不是最好
的,如果有一些专家学者,哪怕是相关领域的博士生、研究生出来按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发
言,应该会更好。可惜,这些人的影响力很有限,媒体也不关注这些人,导致了韩寒在这
方面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这不是正常现象,我不是说韩寒不正常,不正常的是现在的中国
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影响力存在严重的偏差。我的理解,中国知
识分子存在断代现象,尤其在文史哲、社会科学、政治学领域非常明显,我们现在这批导
师,行为、处事很多受文革影响的一代,所以出现了各种问题,这里不多讲。简单地讲,
韩寒的成名和惊人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国内知识界在国家意识形态下的某种失语导致
的,我们从事人文方面的教授专家,在很多社会问题上发言太少,影响力太弱,让人失望
。韩寒个人有一些品质,大家都看到,也很欣赏,但很清楚的事实是,这是社会黑暗反衬
出来的结果。就像鲁迅为什么伟大,乃是因为当时的人民之孱弱、麻痹,以及统治者及社
会各阶层的种种弊病,至少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黑暗面成就了鲁迅的伟大。如果没有这
些,也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鲁迅,周树人也就是一个平凡的人。
所以,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值得欣赏的部分外,韩寒现象有相当大的负面性(注意
把韩寒现象和韩寒本人区分开来),即现在的有些年轻人,以韩寒为偶像,为榜样,读书
不求甚解者有之,不勤勉致学而求少年成名者有之,这种风气很不值得提倡,尤其南大这
样的高等学府更不应该提倡,但要严肃对待。要论在文化上的成就,韩寒几乎是没有的,
三重门这样的书当然能反映出他早慧、早熟的特点,但是如果一个年轻人幽默地讲几句针
砭时弊的话,就成了偶像,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改善,并不能给他自己加分
。
我很认同李敖对韩寒的评价,如果要在文史界发言,不读通几本大书是完全不行的。韩寒
如果真的要走得更远,只能走开卷有益这条路。那些捧他为天才的人,完全是在害他。年
轻人最需要的是批评、提点,而不是赞扬。韩寒轻松越过了高考这条红线,马日拉(汪佳
敏)也是如此,他们是体制外的活跃者,这反映了我们社会的日趋多元化,与马日拉这样
的IT工作者不同,韩寒发言有一种“作家”的立场,至少是写作者,他心里应该很明白,
不读书的写作者会是什么样的写作者。IT行业如果不熟悉新规则,会被淘汰,同样地,文
史、作家方面,如果无法从外国、本国的经典中吸取营养,也早晚会被读者淘汰。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关于方舟子提出的新论据,我反而觉得很能反映十几岁少年的思维方
式:一,各种引经据典说明对阅读中的各种细节记忆力极佳,二,特别喜欢炫耀这种“博
学”以突显自己懂的多,三,说话总喜欢带夸张色彩,好虚荣,读过许多外国名著,却又
写文章把那些翻译驳得一文不值,以至于没读完过,四,讲话口气装成熟,特别爱拔份儿
,把比自己大的女孩子称为小姑娘,模仿大人行为、语言是青春期心理特点之一。这些特
点,正好是韩父作为中年人所缺乏的特点。
我对方舟子不发表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把行为和人本身区别开来,因为他基
本上是按照找矛盾的思路运作的,至于是否夹杂私心,我们无从判断,只要他说的矛盾确
实有可能存在,我们就该尊重他的质疑。从效果来说,他的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提
醒韩寒作为公众人物,做事说话要谨慎。不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运用自己的运用自己的
巨大影响力。他如果能善用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将是我们这一代和互联网同时成长起来的
年轻人的幸运。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186.59.33.204]
标 题: 关于韩方论战的一点看法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Jan 28 11:12:26 2012)
整个过程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下,觉得韩寒之所以被盯紧,主要在于影响力继续扩大,而且
是在他并不真正在行的领域,大家为他的勇气鼓掌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他应该更加谨慎
,政治领域也好,文化领域也好,都不是21世纪的新事物,如果不借鉴几千年的人类文明
的结晶,仅凭一些常识和聪明,就公然发表一些看法,勇气固然可嘉,但是,却不是最好
的,如果有一些专家学者,哪怕是相关领域的博士生、研究生出来按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发
言,应该会更好。可惜,这些人的影响力很有限,媒体也不关注这些人,导致了韩寒在这
方面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这不是正常现象,我不是说韩寒不正常,不正常的是现在的中国
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影响力存在严重的偏差。我的理解,中国知
识分子存在断代现象,尤其在文史哲、社会科学、政治学领域非常明显,我们现在这批导
师,行为、处事很多受文革影响的一代,所以出现了各种问题,这里不多讲。简单地讲,
韩寒的成名和惊人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国内知识界在国家意识形态下的某种失语导致
的,我们从事人文方面的教授专家,在很多社会问题上发言太少,影响力太弱,让人失望
。韩寒个人有一些品质,大家都看到,也很欣赏,但很清楚的事实是,这是社会黑暗反衬
出来的结果。就像鲁迅为什么伟大,乃是因为当时的人民之孱弱、麻痹,以及统治者及社
会各阶层的种种弊病,至少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黑暗面成就了鲁迅的伟大。如果没有这
些,也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鲁迅,周树人也就是一个平凡的人。
所以,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值得欣赏的部分外,韩寒现象有相当大的负面性(注意
把韩寒现象和韩寒本人区分开来),即现在的有些年轻人,以韩寒为偶像,为榜样,读书
不求甚解者有之,不勤勉致学而求少年成名者有之,这种风气很不值得提倡,尤其南大这
样的高等学府更不应该提倡,但要严肃对待。要论在文化上的成就,韩寒几乎是没有的,
三重门这样的书当然能反映出他早慧、早熟的特点,但是如果一个年轻人幽默地讲几句针
砭时弊的话,就成了偶像,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改善,并不能给他自己加分
。
我很认同李敖对韩寒的评价,如果要在文史界发言,不读通几本大书是完全不行的。韩寒
如果真的要走得更远,只能走开卷有益这条路。那些捧他为天才的人,完全是在害他。年
轻人最需要的是批评、提点,而不是赞扬。韩寒轻松越过了高考这条红线,马日拉(汪佳
敏)也是如此,他们是体制外的活跃者,这反映了我们社会的日趋多元化,与马日拉这样
的IT工作者不同,韩寒发言有一种“作家”的立场,至少是写作者,他心里应该很明白,
不读书的写作者会是什么样的写作者。IT行业如果不熟悉新规则,会被淘汰,同样地,文
史、作家方面,如果无法从外国、本国的经典中吸取营养,也早晚会被读者淘汰。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关于方舟子提出的新论据,我反而觉得很能反映十几岁少年的思维方
式:一,各种引经据典说明对阅读中的各种细节记忆力极佳,二,特别喜欢炫耀这种“博
学”以突显自己懂的多,三,说话总喜欢带夸张色彩,好虚荣,读过许多外国名著,却又
写文章把那些翻译驳得一文不值,以至于没读完过,四,讲话口气装成熟,特别爱拔份儿
,把比自己大的女孩子称为小姑娘,模仿大人行为、语言是青春期心理特点之一。这些特
点,正好是韩父作为中年人所缺乏的特点。
我对方舟子不发表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把行为和人本身区别开来,因为他基
本上是按照找矛盾的思路运作的,至于是否夹杂私心,我们无从判断,只要他说的矛盾确
实有可能存在,我们就该尊重他的质疑。从效果来说,他的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提
醒韩寒作为公众人物,做事说话要谨慎。不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运用自己的运用自己的
巨大影响力。他如果能善用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将是我们这一代和互联网同时成长起来的
年轻人的幸运。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186.59.33.20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