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qw1 (li), 信区: Abroad
标 题: 关于优秀学术工作和工作者的一点理解和感悟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Dec 27 11:23:20 2014)



前言:

本人13年南大本科毕业,现在美国读理工科PhD。在过去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我更
加专注在学术上,对学术本身和如何做出好的学术做了很多思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感觉自己的学术状态渐入佳境。正值年末,对自己的粗浅理解和感悟做了小小的总结,
斗胆贴在这里,和众版友分享交流,也算是对自己学习成长的鞭策。笔者年少,本文浅显
、幼稚在所难免,请各位轻拍,谢谢!潜在读者对象,所有正在或将要从事科学研究、或
关心科研的朋友。


正文:

创造力(creativity)、努力工作(hardworking)、影响力(impact)、动机(
motivation)、视野(vision)、学识的广度和深度(width & depth of knowledge)、
批判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我现在理解的关于优秀的学术工作、态度、状态的关
键词和要素。creativity和hardworking是研究者的核心素质,对knowledge和critical
thinking的积累和培养是核心基础,impact、motivation、 vision是评价工作意义、选择
课题的核心标准。其中impact是目的和效果,motivation是出发点,vision是大局观。我
觉得,这些因素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研究者的必要条件(或许也是充分条件)。

我觉得,creativity分三个级别。第一级是跳跃性的重大突破(quantum jump)或新学科
的创立,诺奖级别的。比如麦克斯韦的电位移矢量、普朗克的能量量子、玻尔的量子论、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相对论已经超越诺奖级别)。第二级有两类,一是延伸、拓展前人的
工作、有所创新(第一级也多是拓展前人工作,但是是跳跃性的突破),二是将现有不同
的领域结合起来,这两类也可以结合起来,可以发好文章。比如graphene属第一级拿了炸
药奖(即诺奖)。然而carbon nanotube(虽然它可能更早)、还有最近很热门的其他2D材
料就属于第二级,发了好多好文章,也很可能让有些教授评上院士,不过就目前来看,拿
不了诺奖,除非有其他真正跳跃性的突破或重大发现。第三级主要是改变前人工作的某些
参数或研究前人遗留的细节问题。这些基本没有大的创新也很难发好文章,而且往往工作
量繁重,可谓之吃力不讨好的高阶小量。应当避免做第三级的工作,主要做第二级的工作
,有一定的积累之后,可以尝试、冲击第一级。

值得高兴的是,所有这些优秀研究者的要素都可以被后天培养和训练提高。比如当你精读
一篇nature文章的时候,可以思考以下问题。它们有些显而易见,就在标题和摘要里,有
些却比较隐秘,有些还需要有很多(学科内或跨学科的)背景知识(比如从参考文献中获
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对以上要素的训练过程,也是发现新的研究课题的过
程。
1. 这个文章的claims是什么?如何argue?如何support?有什么evidence?
2. 为什么这个工作能发nature?(为什么这个工作能拿诺奖?)从大局和发展的眼光看
,这个工作处在本领域的什么地位?它的意义、impact是什么?
3. 这个工作克服了哪些困难?和前人工作相比,取得了哪些创新和进展?
4. 这个工作有哪里不完善?可以怎样被提高或完善?
5. 如果把这个课题交给你,你会怎么做?
6. 这个工作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引出了什么新的问题?
7. 这个工作和其他领域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8. 在这个工作的基础上,还有哪些新的课题可以做?
9. 你想到的新课题有什么意义、impact?有什么challenges?有什么办法解决?

PS: 有意思的是,以上这些思维方式和标准体系所组成的科学方法论,适用于任何领域,
包括科技、商业、政治、人文艺术等等。所以,除了专业学识本身,我想更重要的是对于
这种科学方法论的培养和训练。

我觉得,hardworking才是真正的有智慧,投机取巧则是小聪明。人的智商和天赋是不同的
,但是不管这些先天的因素如何,你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将自己提升到新的境界,
希望你不要挥霍自己的天分。hardworking除了时间的投入,更要注意效率的提高,这就涉
及到时间管理的问题。我学习、总结别人的经验得到的时间管理主要原则如下:
1. 明确目标,详细具体;制定计划,灵活安排。
2. 现在就开始。60秒决定法则。
3. 培养习惯,精确执行。
4. 2-8法则,做最重要的事;放弃一切浪费时间的事情。
5. 一时一事,完全投入,免打扰。
6. 简单事情多线处理。
7. 保持激情,外界激励。
8. 饮食、锻炼,劳逸结合。
9. 利用资源。

另一个极重要的论题是Scientific communication和logic。一个好的报告或解释,不管内
容多么“深奥”,都应当能够让只具备大一或高中知识的人听得明白。要让听众能够明白
,而不是只有你自己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即便你有多么重要的成果,如果不能把正确、准
确的信息表达出去,并被别人理解,都是徒劳(典型的例子是,funding agent一般不是专
业人士,如果不能让他们明白你的工作的内容和意义,是很难拿到研究经费的)。科学交
流应当顺应逻辑,应当直接了当、直说重点,应当避免累赘和拐弯抹角。先说论断(
claims)和结论(conclusions),然后分点、分层给出论证和论据,要尽可能严谨完整。
PS:GRE general就是对这种logical communication的训练和测试。PPS:中国文化讲究“
含蓄、内敛”,感情方面更是重视“感觉、意会”,没有这些会缺少“意味”和“美感”
;不过,如果朋友和情侣间的交流能够多一点直接和坦诚,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和隔阂,社
会也会变得更和谐美好,何乐而不为。


后记:

国内快到期末了,出国党也到了申请的关键时段,作为过来人,大家的压力和焦虑我都很
能理解,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坚持到最后取得成功!祝大家期末顺利,申请成功,文章
多多,新年心想事成!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136.152.1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