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ziheyu (窗外的树), 信区: Pictures
标 题: 怎么看汪国真的诗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Apr 27 17:57:12 2015)


欧阳江河:汪国真的诗,全都是“假诗”
采写、整理 | 新京报记者 柏琳


我一首汪国真的诗都没有读过。但是我去年在深圳的中学生交流活动上,看到一个中学生的
诗作,是仿照他们教材里的汪国真诗歌风格来写的,写得实在是太差了。我本人没和汪国真
交往过,不好评论,死者为大,我不想对死者说不厚道的话,但是仅就诗歌而言,汪国真的
写作,对中国当代诗歌惟一的作用就是阻碍。汪国真写的诗全是假诗,我认为最不是诗歌的
东西,而他在写,这完全是对诗歌的一种毒害。

如果我们因为汪国真的诗歌曾经拥有很多读者,就以此来定义和塑造我们对诗歌的品味的话
,说最极端的话——这简直就是对整个诗歌智识层面的一种羞辱。我和汪国真对诗歌的判断
是彻底不同的,他认为是诗歌的那些东西中体现的所谓时代精神、那些表演性成分和精神励
志等,我认为是拼凑出来的“假诗”。而我们的教材居然要把它放入课本,继续塑造那种四
不像的东西,真是奇怪!

往古追溯,中国的古典诗歌多好啊,往近回顾,汪国真之前有海子,海子的诗是远远超出汪
国真的。我认为,即使如西川这类诗人的作品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理解太困难了些,也不要把
目光对准汪国真的诗,这完全是对学生的一种毒害,从小学时起就会有树立起一种“恶趣味
”的危险,这如何让人忍受?课本里有李白、杜甫、李贺这样伟大的诗人,再放一首汪国真
的诗歌?这简直是对中文的羞辱!我不谈论汪国真的为人,因为我不清楚,但是就诗歌趣味
的话,他的诗歌就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我就是这么严肃。虽然我这么说可能显得很不厚道,
但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西川比我还要骄傲,他根本就不愿意谈汪国真。

我给你讲个故事,我女儿欧阳真真,一个十二三岁女娃儿,在国际学校读英文和中文。有一
次她看了我的诗集,说自己也能写。结果写出来了以后给我看,我大吃一惊,拿给别人看,
甚至有人说她写得比我还好。我对别人说,并不是我女儿写诗有多好,而是因为她没有受过
汪国真、徐志摩这类诗人“恶趣味”的、过时东西的毒害,没有这种局限性,所以她的诗有
一种现代感,一种当下感。

我们的诗歌现在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大家一提诗人,就回到过去,可是“过去”又不够远,
没有回到李白甚至屈原的时代,而是回到了汪国真甚至是徐志摩的时代,以此来塑造我们的
诗歌趣味、价值观乃至生命质量,所以我们的诗歌不能和汉语的当下性同步。一提起诗歌,
我们在智力上就变成了一个傻子,诗歌的作用已经不能起到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的作用,而
是相反的,这太可笑了。汪国真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地步,我羞于被称为和汪国真是同一个时
代、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同一个屋檐下的诗人。

总之,一提到汪国真的诗歌,我那种难以忍受的感觉,简直不知道找什么形容词合适。

可想而知,欧阳江河的看法或类似的看法会引起人们的争议。汪国真写的到底是不是诗?还
得听听更多人的声音,其中,或许有一些,正是你所想所要说的。

王小川(诗人):

无论如何看待汪的诗歌,他确实影响了一个时代,尤其是文艺青年。这是不争的事实。你们
口口声声说他不是诗人,写的东西不是诗,那么直白,有的甚至是顺口溜。那就请你用文本
说话,去影响一代人,一个时代……

周濂(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汪国真和庞中华,或许还要加上席慕容、三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南方小镇文艺青年目
光所及最远的风景,在没有机会品尝哈根达斯和可口可乐的年代,能吃上一口红豆冰棍也是
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虽然薄情的人们很快就抛弃了他们。

朱寅年(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

诗人汪国真写下了生命句号。汪的诗歌于八十年代在大中学生青年人中风行许久,多少句子
被当作格言抄在我们的小本子上。在那个昂然向上的时代,青年人需要那样歌颂青春与人生
的诗歌。虽有学者批评其诗歌塑料文本之浅,虽充满励志的心灵鸡汤之味,但相比今日于丹
之流的鸡汤,汪诗的底料是充满真诚的。



于丹(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我们遇见他,在恰好的年龄上,恰好信任诗,恰好信爱情。所以,汪国真是我们青春里的烙
印,像一段轻摇滚的旋律,像一次成绩的挂科,像一点擦肩而过的遗憾,还有那些不着边际
的莫名感伤。今天重读他的诗,恰好,骨子里的诗与信任还在。

朱大可(文化批评家,作家):

汪国真肝癌去世,本来是想说一说健康问题的,不料满屏都是“大师”。实在熬不住,只好
幽幽滴说一声:大家不懂诗的话,还是默哀的好……

杨早(话题系列主编):

本该是反思匮乏与蒙昧的时机,就变成了伪青春的记忆狂欢,这也算是坏事变好事?汪国真
隐形走红其实在时间之前,但他全面登陆市场与媒体却是时间之后的真空。他谈不上抚慰创
痛,却为那个时代美白。一首首鸡汤诗后面,就是一代人被压抑的失语的青春。



石剑峰(东方早报文化首席记者):

再看看汪国真的诗,看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过来的年轻人,不比小时代的粉丝高明多少。

李思磐(新媒体女性网络负责人):

安替总结说:70后男中学生早恋的模式就是:用庞中华的字体抄一份汪国真的诗在贺卡上,
托同学发给心爱的女生,约她一起唱小虎队的歌。----我的反应是,跟这三个名字有关的男
生对于我都是渣啊。当年就是因为母校中文系呛声汪国真,我才报了它的志愿,否则我应该
去北京或武汉吧。





-
发自我的iPhone 6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112.97.24.98]